历史:

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6月9日,在英帝国主义武力逼迫下,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,期限为99年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刻立的“光绪帝二十四年年中英地界第×号“的界碑,将沙头角一分为二,东侧为华界沙头角,西侧为英(港)界沙头角,故名“中英街“。

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3月16日,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,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,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,界桩上书写着:“大清国新安县界“。同年3月18日,沙头角勘界结束。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、向前延伸着,把沙头角一分为二,变成了“新界沙头角“和“华界沙头角“。勘界后不久,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,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,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,它就是中英街前身。

民国三十年(1941年)12月25日,香港人称为“黑色圣诞日”,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军从深圳沙头角进犯香港,驻港英军无力抵抗,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。香港被日本占领,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“日占时期“,中英街随即首先被攻占。

中英街的过去历史 扩展

中英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“一街两制”街,位于深圳盐田区沙头角镇,中英街原名“鹭鹚径”,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,1898年刻立的“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X号”的界碑竖于街中心,将原沙头角一分为二,东侧为华界沙头角,西侧为英界沙头角,故名“中英街”,至今仍为“一国两制”分界线标志,政府对该街实行的免税政策,使这条小街成为购物胜地,黄金首饰和进口电器一直是游客们购买的焦点,中英街的食品、口用品也比别的地方便宜

中英街的过去历史

相关新闻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888-888-8888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sytnsw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关注微信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